2023年一季度永昌县经济运行情况
一季度,全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及省、市、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,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,扎实开展“三抓三促”行动,大抓发展、大抓服务、大抓效能,综合施策,靶向发力,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,实现了良好开局。
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.8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7.5%,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.4个百分点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1.61亿元,同比增长6.1%,增速较上年同期减缓0.5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增加值7.93亿元,增长9.8%,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5.9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增加值13.26亿元,增长6.4%,增速较上年同期减缓0.9个百分点。
一、农业生产形势稳定,畜牧业平稳增长
一季度,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2.01亿元,同比增长5.7%,增速较上年同期减缓1.1个百分点。田间墒情适宜,农资供应充沛,春耕备耕进展顺利。全县蔬菜种植面积0.17万亩,增长3.6%,蔬菜产量0.12万吨,增长4.1%。
全县生猪存栏12.09万头,增长8.6%,出栏1.91万头,下降1%,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.59万头,增长19.9%。牛存栏3.67万头,增长9.5%,出栏0.46万头,增长7.9%。羊存栏53.79万只,增长7.6%,出栏10.21万只,增长12%。牛奶产量0.49万吨,增长20.9%。
二、工业经济保持增长,制造业稳中有进
一季度,全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8%,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5.7个百分点。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8%,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3.7个百分点。
省市属工业增势良好。分隶属关系看,省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.5%,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.7个百分点,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.4个百分点;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.8%,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5.5个百分点。
制造业稳中有进。分三大门类看,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6%,增速较1-2月加快6.2个百分点;采矿业增加值下降83.3%,降幅较1-2月收窄1.9个百分点;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9%,增速较1-2月加快7.6个百分点。
七成产品产量保持增长。全县重点监测的1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7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。纯碱5.2万吨,增长37.9%;水泥35.45万吨,增长17%;火力发电量21.31亿千瓦时,增长12.2%;生铁5.95万吨,增长11.7%;磷酸二铵11.68万吨,增长6.8%;磷酸一铵4.55万吨,增长6%;合成氨2.82万吨,增长0.3%;光伏发电量0.81亿千瓦时,下降1.4%;电石6.57万吨,下降14.6%;焦炭15.6万吨,下降24%。
企业效益略有回升。全县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.78亿元,同比增长17.5%;实现利润总额0.37亿元,同比增长35.3%;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2.43元,同比增长0.67元;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.11%,同比增长0.15个百分点。
三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,新能源项目加速领跑
一季度,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.7%,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.6个百分点,较1-2月减缓0.8个百分点。其中,项目投资增长14.9%,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.8%。截止3月底,全县在库投资项目103个。
工业投资增势强劲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6%,降幅较1-2月收窄65个百分点。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增长54.3%,增速较1-2月加快33.5个百分点,工业投资额占全县投资总额的78.2%,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.6个百分点,较1-2月提高11.8个百分点。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0.5%。
民间投资明显复苏。全县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7.3%,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的76.3%,拉动全县投资增长35.2个百分点。
新能源项目加速领跑。新能源项目投资占投资总额的65%,同比增长149%,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.6个百分点,仍是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。
四、消费市场增长平稳,刚需商品零售保持增长
一季度,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.95亿元,同比增长6.5%,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7.7个百分点。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.42亿元,增长3.3%,增速较上年同期减缓29.3个百分点。
批发、零售业增长缓慢。全县批发业销售额完成5.39亿元,同比增长0.2%,增速较上年同期减缓47.8个百分点;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.78亿元,同比增长0.7%,增速较1-2月减缓22.8个百分点。零售业销售额完成8.69亿元,增长6%,增速较上年同期减缓6.5个百分点;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1.41亿元,下降26.3%,降幅较1-2月扩大6.4个百分点。住宿业营业额完成0.54亿元,增长15.1%,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1.2个百分点;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0.04亿元,增长177.7%,增速较1-2月减缓46.2个百分点。餐饮业营业额完成0.63亿元,增长17.7%,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7.6个百分点;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0.24亿元,增长16.6%,增速较1-2月减缓5.1个百分点。
刚需商品零售保持增长。限额以上单位中家具类零售额增长73%、家用电器类增长50.9%、服装鞋帽类增长32.6%、饮料增长31.5%、粮油食品类增长20.9%、化妆品类增长17.6%、日用品类增长17%。大宗商品石油制品类下降13.6%。
五、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,金融服务支撑有力
一季度,服务业继续恢复,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。其中金融业增长19.5%,对全县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5.7%。重点行业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2.6%、餐饮业增长10.8%、住宿业增长10%、营利性服务业增长8.1%、零售业增长3.3%、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.9%;房地产业、批发业分别下降4%和1.8%,拉低全县服务业增加值7个百分点。
六、财政收支较快增长,金融存贷快速增长
一季度,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.17亿元,同比增长22.2%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.02亿元,增长13.9%,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0.76亿元,增长23.5%,非税收入累计完成0.26亿元,下降7.7%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0亿元,同比增长48.9%。
3月末,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0.6亿元,同比增长13%,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6.03亿元,增长17.6%。各项贷款余额141.71亿元,同比增长42.4%。其中短期贷款48.48亿元,增长3.1%;中长期贷款77.06亿元,增长55.8%;票据融资16.17亿元,增长432.6%。
七、居民生活持续改善,城乡差距继续收窄
一季度,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,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6.3元,同比增长5.6%,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0.1个百分点。其中工资性收入2041.3元,增长6.5%;经营净收入3507.7元,增长4.9%;财产净收入348.6元,增长4%;转移净收入488.7元,增长9.2%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35.1元,增长6.5%。
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88.2元,同比增长2.4%,增速较上年同期减缓2.2个百分点。其中工资性收入5843.2元,增长2.9%;经营净收入1843.2元,增长1.9%;财产净收入461.5元,增长0.1%;转移净收入740.3元,增长1.8%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879.5元,增长3.2%。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.39,比上年同期缩小0.05。
总的来看,一季度全县经济开局良好,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、稳中有进。同时也要看到,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,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,县域经济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,主要经济指标进度不及预期,特别是工业生产存量企业挖潜困难,发展后劲不足。下一步,全县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县委、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,持续夯实“稳”的基础,巩固“好”的态势,紧盯短板弱项、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,坚定信心、正视困难,卯足干劲、增强韧劲,全力以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